當前位置:首頁 > 全部 > 政策標準
新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成立,將擴大食品安全國標覆蓋
時隔九年之后,7月12日,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(簡稱委員會)完成換屆,第二屆委員會成立。
委員會技術總師、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成立大會上表示,盡管標準不是越多越好,但新一屆委員會將開啟新的征程,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將進一步完善,食品安全國標的覆蓋面將擴大。
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主要分為六大塊 2009年頒布實施的《食品安全法》中提出了食品安全標準的概念,涵蓋污染物、添加劑、致病菌、農獸藥殘留、特殊人群的營養(yǎng)要求等內容,構成食品安全法規(guī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2010年,首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成立。在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的組織下,目前已制定了126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涉及2萬多項食品安全指標,初步構建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。
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吳永寧曾撰文介紹,已形成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主要分為六大塊:
1.通用標準(污染物、微生物、添加劑、農獸藥殘留等)、
2.食品產品標準(乳制品、肉制品、水產品、飲料、調味品等)、
3.食品添加劑規(guī)格標準(甜味劑、防腐劑、著色劑等)、
4.生產經(jīng)營衛(wèi)生規(guī)范類標準(生產、經(jīng)營、餐飲業(yè)規(guī)范、專項規(guī)范等)、
5.食品相關產品標準(塑料、金屬、陶瓷、紙張、油墨等)、 6.檢驗方法(理化、微生物、毒理方法)
中國新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的成立獲得國際關注。在12日舉行的委員會成立大會上,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秘書長湯姆·海蘭德特地發(fā)來賀信。 湯姆·海蘭德在賀信中表示,中國在食品安全標準領域取得的成就世界矚目,標準制定的原則和程序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十分契合,標準體系框架也充分借鑒和采納了國際食品法典的內容。
他還提到,“中國主持國際食品添加劑、農藥殘留法典委員會,為完善國際食品標準、保護全球消費者健康和促進國際食品貿易公平做出了巨大貢獻。”
新一屆委員會包含14個專業(yè)領域,近400位專家
我國現(xiàn)行的食品安全法明確,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應當經(jīng)國務院衛(wèi)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。
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由醫(yī)學、農業(yè)、食品、營養(yǎng)、生物、環(huán)境等方面的專家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、食品行業(yè)協(xié)會、消費者協(xié)會的代表組成,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等進行審查。 “委員會負責審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是確立標準科學性、實用性的最后一道關口。”國家衛(wèi)健委副主任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的常務副主任李斌說。
新一屆委員會包括393名來自醫(yī)學、農業(yè)、食品、營養(yǎng)、生物、環(huán)境等領域的委員,以及17個部門和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等作為單位委員。
委員會將設立污染物、微生物、食品添加劑、食品產品、營養(yǎng)與特殊膳食食品、食品相關產品、標簽、生產經(jīng)營規(guī)范、理化檢驗檢驗方法與規(guī)程、微生物檢驗方法與規(guī)程、毒理學評價方法與程序、食品中放射性物質、農藥殘留、獸藥殘留等14個專業(yè)委員會。
同時,委員會也聘請院士、港澳和國際權威專家組成專家顧問組、相關領域資深專家學者組成合法性審查工作組,分別提供咨詢意見、開展合法性審查。
食品安全國標的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 今年5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(fā)了《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》,提出加快制修訂農藥殘留、獸藥殘留、重金屬、食品污染物、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標準,到2020年農藥獸藥殘留限量指標達到1萬項,基本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接軌。
同時,上述《意見》也要求,加快制修訂產業(yè)發(fā)展和監(jiān)管急需的食品安全基礎標準、產品標準、配套檢驗方法標準。完善食品添加劑、食品相關產品等標準制定。及時修訂完善食品標簽等標準。
委員會技術總師、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成立大會上表示,盡管標準不是越多越好,但新一屆委員會將開啟新的征程,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將進一步完善,食品安全國標的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。 李斌表示,食品安全國標一方面要維護安全,一方面也要通過標準實施引導產業(yè)健康發(fā)展。
李斌還介紹,有關部門將深入開展食品消費量調查和總膳食研究,研究適合我國居民健康指導值,“對現(xiàn)有標準體系,抓緊制定缺失標準”。
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新挑戰(zhàn) 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還面臨不少挑戰(zhàn)。
比如,“是不是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方向?”陳君石說,國際上目前流行對食品安全標準做影響評估,即對食品安全標準立項以前和實施之后的影響做評估。目前國內也已經(jīng)開始做食品安全標準的跟蹤評價和社會風險評估,這些也屬于影響評估的范圍,但后者的范圍會更廣,包括對社會、經(jīng)濟的影響等。
此外,國際食品安全法典委員會當前很重視“細菌耐藥性問題”,甚至設立了專門的工作組。未來,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是否也會強調遵循“一個健康”的原則,即將動物、植物、環(huán)境和人統(tǒng)籌一起考慮細菌耐藥性的問題。
另一方面,“食品的質量標準和食品的安全標準之間的關系、標準制定和標準執(zhí)法之間的關系”如何把握,也面臨新的挑戰(zhàn)。
不過,讓陳君石感到興奮的是,“新的架構之下,各個部門通力合作的可能性正在加大。只有多部門合作,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才會被推向新的水平”,陳君石說。 來源:南方都市報 作者:吳斌 【 關閉窗口 】 |
全部
訪談對話
專題論述
專題活動
|